我們不缺唱歌標準的專業歌手,但能夠像朱之文這樣真正的農民歌手卻太少了!不要用所謂的專業來傷害他。
評論朱之文,根本不能從專業歌評的角度來看,這樣的評論其實就是對“農民歌手”的一種歧視。為什么,之所以是農民歌手,朱之文的人設就是扎根農村,以淳樸、勤勞來獲得人們的欣賞的。
很多人評價過朱之文,有鞭策也有鼓勵!曾經蔣大為評價過朱之文,他說一個農民談不上藝術,其實,他的話更多的是激勵,朱之文也回應,說蔣大為交過他普通話和咬字,算他的老師,這樣也是對他的鞭策。
楊洪基曾經半開玩笑的對朱之文說過,如果你的功力再提升,我就只能退位了,當然,戲謔的意思居多,不過也對朱之文的功力給予了肯定。
韓紅也對朱之文進行了客觀的評價,她說過,朱之文唱功十分了得。要知道,韓紅對人的要求很高,朱之文能夠得到如此好的評價,也說明朱之文的厲害之處。
朱之文的不專業,給我們帶來更新穎的體驗。專業不是歌手唯一的衡量標準如果朱之文會讀譜,懂音色,能拿捏音準,那么,他跟專業歌手有什么區別!我們不缺專業歌手,但凡經過專業訓練的都可以具備專業歌手的潛質,但我們缺少朱之文這樣的草根歌手。
朱之文在成名之前,家里很窮,之所以被人稱為大衣哥,是因為當時大衣是他最好的衣服,這樣的淳樸被他一直保留了下來,這是難得可貴的。
朱之文的成功,來自于他的嗓音,他的天賦,他沒有在成名后進行專業訓練,是因為他還是要保持自己的淳樸,這是他的人設,也是他獨立于專業領域之外的根本所在。朱之文之所以成功,是因為他雄厚的嗓音和淳樸的外表形成的龐大差異,正因為如此,才讓很多人都對他這位農民歌手形成了更多的興趣。
所以,在我看來,用專業角度去衡量他,本身就是不公平的,他的淳樸,他的不專業,不是給我們帶來更新穎的體驗嗎?